李建华:在学术创新中弘扬中国精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9-2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奇思异想,而是为了凝聚时代精神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2021 年5 月9 日,习近平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反思时代问题、洞察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自觉;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在召唤着属于它的新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道路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力量的源泉。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好中国精神,唯有坚持学术上的守正创新,在创新中解释好、彰显好、助力好中国精神,使中国精神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强大动力。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
一、用新的学术视角诠释好中国精神
我们可以将“中国精神”这一概念理解为一种自觉的主体性存在,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体现及其由此而展开的各种理念、理想与理论的有机聚合;同时也是一个主体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国已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新的时代精神来审视新的时代。我认为需要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精神看精神,前者为空间超越,后者为形上攀援,从历史、现实、世界三重视角,找到中国精神的客观依据,形成中国精神巨大的哲学空间与解释力。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加明白为什么精神血脉之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此重要。从古代的灿烂辉煌跌落至近代的受尽屈辱,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被西方列强打倒,而是奋力拼搏不屈不挠地经过百余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而又坚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鲜活的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民族独立与自主、繁荣与富强的精神史诗。有一根主线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也是中华精神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这种中国精神不仅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普遍价值,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殊意蕴;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且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不仅会彪炳史册,而且会光照未来。只有立足于当今的时代,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们才能更加明白为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召唤新的精神驱动。怎么样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是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一百年的探索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由此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伟大实践,走出了“ 中国道路”,积累了“ 中国经验”,更让人振奋。但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决不能狂妄自大,轻视眼前的危机与困难,无视脚下的障碍与坎坷,漠视周边的壁垒与关卡。各种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扑面而来,这表明我们需要新的精神驱动,需要重新启航来应对这些新问题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些挫折,但毕竟在中国获得了成功,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只有把眼光放到世界的层面,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为什么精神内核之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此重要。正是得益于中国精神文化的滋补,中国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取得如此之高的国际地位,成为能够影响世界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并没有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忠实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中国家情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主要指向思想和精神层面,而不是单一的经济或技术层面。要让中国精神走向世界,彻底改变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局面,让中国精神影响世界,需要用世界眼光来加大学术创新。
二、用新的学术理念彰显好中国精神
也许我们习惯于用物质来为精神奠基,而精神的力量往往是精神本身的叠加。与此同时,中国精神的提法很多,加上各地、各行业都有自己的精神,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就导致了中国精神的提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提炼不集中、标识度不高的现象亟待改变,而这就需要有新的学术理念与方法。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彰显和弘扬中国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筑牢中国精神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灵魂所在,具有价值引领的重大作用,它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构筑起“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得以彰显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国家价值目标,是根据国家层面的要求而提出的,它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人民普遍愿望的表征。这一国家价值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也是国家精神的核心要素。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主要是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几个核心理念,它外在于形为社会化的制度、知识及精神生活。社会价值的制度化,有着明显的实践性与公共性特点,它显示出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景;社会价值相关理论系统化的实现就是社会价值的知识化,它获得了社会大众普遍的情感认同,亦有着共同的价值参与,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社会价值的精神生活化是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通过行为取向与风俗习惯所表现出的原生态价值观,是一种精神需要。个人价值规范是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价值行为选择及其所反映的品德素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规范,也是公民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同样,个人不立则国不能强,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首先要强民,培育公民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中国公民精神的体现。爱国精神、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友善精神,牢牢地打下了中国精神大厦的基础。所以,如何深入挖掘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探究它们之间的学理渊源,就成了要着重探讨的理论问题。基于此目的,我们一方面要着重转化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是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转化为中国精神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还要在认识、提炼、传播中国精神时,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避免核心价值观边缘化与表层化,避免中国精神碎片化与区隔化。
三、用新的学术方法助力好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国力量之源。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目标,关键是助力中国精神不断强大。这需要学术界创新学术方法,提供具体方案,找到切实路径。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围绕“四种力”,即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力来进行方式、方法创新,为中国精神的强大形成“ 合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理想那必然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如同机器一般没有灵魂而只会机械地运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题中之义,应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只有心中有了理想,脚底下才能够有力量。问题在于,这种理想的感召力如何获得?在学理层面上,需要有新的学术话语、新的理论推断和新的理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灌“鸡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遵循就产生了这种理想信念的感召力,而这需要从学理上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力量所具有的特点,那就是它所拥有的广泛辐射力和深度渗透力。从辐射力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要实现全过程育人,做到不留任何“空白”。从渗透力来看,我们要致力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每一个人的精神需求,要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达到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的效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主导力,这不仅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动力,也决定着中国精神的时代方位,必须持续发力。特别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家,看好门,把住道,在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时不留余地、守住阵地、占领高地。同时,我们还要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力向全世界伸展,加大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西方意识形态全面渗透的被动局面。这就需要在学理上把“建构”与“传播”话语权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建构,传播没有底气;没有传播,建构没有意义。但无论是建构还是传播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方法创新,进行跨学科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好意识形态对外传播的学理基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建造了“精神家园”,“ 双创”的力度如何,也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前行的精神支撑与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融入现代精神要素,呈现出现代性的面貌与形态,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学术方法创新不但在助力中国精神传播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形成许多学术新见,甚至可能形成独特的“中国精神哲学”,我们需致力而为之。
作者简介:李建华,哲学博士,威斯尼斯人wns579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础理论、道德心理学、政治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文章来源:《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