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尼斯人wns579代表团访日学术活动纪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3-23
2018年3月8日至3月12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汪信砚教授、何萍教授、李佃来教授、赵士发教授、吴昕炜副教授、周可副教授、盛福刚讲师等7位教师以吴根友院长为团长组成威斯尼斯人wns579代表团受邀访问了日本东北大学经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代表团就进一步加强与日本东北大学文科院系之间的学术合作、学生合作与日方学者达成了共识。在邀请方代表经济学研究科副科长守健二教授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还参观了鲁迅先生留学仙台期间的阶梯教室、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带有马克思亲笔签名的珍贵文献,出席了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守健二教授主办的以“中日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对话”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完满地完成了此次出访任务。现将此次出访几个方面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顺访东京远东书店
代表团一行于3月8日下午落地成田机场后,利用换乘新干线赴仙台的间隙顺访了位于东京旧书店集聚区神田神保町的东京远东书店,受到了书店董事长富田寛、执行董事滑川信行等人的热情接待。在书店的会议室,吴根友团长首先向日方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威斯尼斯人wns579的历史以及组织机构,欢迎书店今后向学院资料室推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哲学领域的西洋文献及日文书籍。执行董事滑川信行代表书店作了欢迎致辞,介绍了书店的历史及其在日本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据滑川先生介绍,东京远东书店成立于1959年,是日本专营人文社科类文献的书店巨头,与日本各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领域的教授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关系,兼营出版业务。书店成立之初,主营中国图书的进口与销售,曾是我国日文刊物《人民中国》驻日本的总代理。书店现在主营人文社科类的学术书籍及稀有文献,代理发售历史考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②)等。滑川先生表示,将尽快将书店现有的文献制作成目录,供威斯尼斯人wns579师生参考。会谈结束后,代表团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书店专门为代表团准备的珍贵文献展,其陈列的《资本论》第1卷有1872年出版的德文第2版、1872-1875年出版的法文第1版、1889年出版的美国版、1930年由陈启修翻译出版的首个汉译本等。滑川董事还向代表团展示了1849年5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为抗议普鲁士政府的查封用红字印刷的最后一期《新莱茵报》的复制版。
二、与日本东北大学文科院系商谈学术交流合作事宜
参观完东京远东书店后,代表团于3月8日晚上由东京站乘坐东北新干线奔赴本次出访的目的地仙台,晚上10时许抵达仙台时,守教授已在仙台站等候多时。3月9日早上,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并在四楼的大会议室与经济学研究科科长(院长)照井伸彦教授、副科长(副院长)守健二教授、副科长三宅充展教授以及主管国际交流的日引聪教授就双方缔结院际交流合作协议事宜举行了会谈。照井科长首先对威斯尼斯人wns579的来访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日本东北大学和经济学研究科的概况。日本东北大学成立于1907年,是日本成立的第三所旧制帝国大学。鲁迅先生曾留学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是现今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2016年日本东北大学同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一起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列为三所“指定国立大学”,正在以全球前30强为目标锐意进取。经济学部共分经济和经营管理两个大的门类,共有604名本科生;经济学研究科又分经济和经营管理、会计学两个方向,现有228名硕士生和48名博士生,其中有一百余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该校和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签有互换学生的交流协议。随后,吴根友团长介绍了武汉大学和威斯尼斯人wns579的相关情况。
双方就教师间学术交流、学生互换留学、中日学者联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等三个方面促进威斯尼斯人wns579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与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交流达成了共识,并商定于今年10月份在武汉签订院际交流协议。另外,双方就2019年秋季在武汉大学举办以“文献与思想”为主题的高端学术会议达成了一致。照井科长还介绍说,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日本的研究重镇之一,宇野派理论的创始人宇野弘藏曾任教于此;历史考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仙台编辑小组是在大村泉教授的努力下组建的,至今已编辑出版了3卷MEGA②;担当政治经济学的守健二教授是当今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
结束对经济学研究科的访问后,代表团一行在文学研究科宗教学专业木村敏明教授的引导下来到了文学研究科的会议室,参加会谈的日方代表还有文学研究科科长森本浩一教授、中国思想研究室的斋藤智宽教授等。吴根友团长回顾了和文学研究科签订院际交流协议的历史,并逐一介绍了代表团成员的研究领域。双方一致认为可以在中国哲学、宗教学以及政治哲学领域展开切实可行的共同研究。
三、参观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珍贵文库和鲁迅阶梯教室
接着,代表团一行来到了东北大学图书馆2号馆4楼的珍贵图书收藏室,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财团(IMES)编辑委员大村泉重点向大家讲解了图书馆珍藏的带有马克思亲笔签名或自用的四本文献。其一是1867年9月17日马克思签名送给友人S.L.Bockheim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初版。其二是马克思于1873年12月30日赠给C.Pascal的签名本法文版《资本论》的初版。此书是当时在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讲授经济学史的堀经夫副教授于1923年至1925年留学伦敦期间购得,堀经夫回国后为了答谢师恩,将此书于1925年9月赠予了其京都帝国大学时期的恩师河上肇,河上肇为此题词留念。河上肇后来又将它转赠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栉田民藏。其三是栉田民藏于1921年从柏林德国社会民主党文库得来的马克思生前自用的法文版《哲学的贫困》初版,书中有多处马克思亲笔修改的批注。其四是马克思赠给恩格斯的《福格特先生》的初版,该书扉页的背面有马克思所写的“Seinem F.Engels/London.29.Nov.K.Marx”等小字体的献辞。据大村教授介绍,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这四册马克思亲笔签名的珍贵文献平均每册市值约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200万。
日本东北大学所在的仙台市曾经是鲁迅先生留学之地,鲁迅曾于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该校后于1907年并入东北大学成为其附属的医学部。仙台市至今仍保留有多处纪念鲁迅先生的场馆,东北大学图书馆正门入口处就摆放着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的半身铜像。3月9日下午,在守健二教授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行步行来到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参观了鲁迅在仙台上解剖课堂时的阶梯教室,它也是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描写的“幻灯片事件”的发生地。大村泉教授详细讲解了阶梯教室的历史及保护状况,并向大家赠送了他组织编写的《鲁迅与仙台》的中文版。据大村教授介绍,解剖学阶梯教室之所以具有纪念意义,是因为周树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日本学生观看日军斩首给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的幻灯片时高呼万岁的屈辱,这也是促使他弃医从文、成长为鲁迅的契机之一。大村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藤野先生批改的鲁迅医学笔记的影印件,并强调了藤野先生治学的严谨性。讲解结束后,在日方职员的建议下,代表团成员纷纷在黑板上题字,缅怀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的师生情,寄托中日友谊长存的期许,并在阶梯教室合影留念。随后代表团成员在大村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馆,校史馆为保存鲁迅留学仙台期间的资料专门开辟了一个资料室。在这里,大家仔细观看了当年周树人向大学提交的入学志愿书及仙台留学期间和同学的合影等珍贵资料。
四、参加学术研讨会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守教授主办的“中日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共有3位中国学者和1位日本学者做了主旨发言。代表中国学者首先发言的是汪信砚教授,发言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五个维度”,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重要形式、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重建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方案、对中国道路的哲学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等五个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第二位发言的是何萍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全球话语霸权与经济危机”,从处于全球金融体系核心地带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任何危机都必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而处于这个体系边缘的欠发达国家的任何危机却很难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经济现象出发,论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全球话语霸权的问题,即全球的权力关系问题。她认为,我们今天要消除全球金融危机,重要的不是改变经济政策,而是从根本上消除现有的全球话语霸权,改变现有的权力关系以及由此而构造的世界格局,实现世界的平等、公正和正义。第三位发言的中方学者是吴根友教授,发言题目是“对罗尔斯公平正义两个原则的重省”。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原则提出了质疑,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与精神,以人应当拥有基本物质生活的保证与人拥有基本自由的双重要求为基础对罗尔斯基于自由主义的正义原则提出的质疑;二是针对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中的”“差异”原则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用角度提出的质疑。他认为,在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当今社会,仅仅依托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来实现人类的平等与正义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政治哲学资源,消除当代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实现全人类范围的社会正义。
代表日方学者发表主旨演讲是的大村泉教授,他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收录在历史考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五卷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情况。此卷作为历史考证版系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决定版,2017年11月才得以问世,责任编辑是Ulrich Pagel、Gerald Hubmann和Christine Weckwerth。在推介决定版的文章中,身兼国际马克思恩格斯财团理事长的Hubmann认为它的出版为研究唯物史观的生成过程提供了新的文献依据,并且将其在编辑过程中的新发现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马克思主义通常有如下范式化的见解,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构建,这一基本理论是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得来的。但是,作为完整版作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后来各版本的编辑将一些片段性的手稿按照不同的文本编排原则将其合成为一部作品。另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根本不存在历史唯物论这一概念。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并非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群也并非为准备一部著作而起草的,它是两人在与青年黑格尔派及同时期社会主义者论争的过程中写成的。第三,《费尔巴哈》章的多半手稿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施蒂纳的过程中写成的。第四,在此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才决定用一个独立的章节表达其见解,决议将手稿与批判费尔巴哈联系起来。第五,在以往的编辑史上人们都是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文献来进行编排的,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并非一种天才理论形成的成果,而是在和青年黑格尔派以及早期社会主义者的论争中形成的。历史唯物论并非是一种哲学的创建,作为一种现实的实证科学,它是和哲学诀别的宣言。大村教授批驳了Hubmann的上述观点,指出虽然国际马克思恩格斯财团成立后,新的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宗旨确定为“国际化”和“学术化”即“脱政治化”,但Hubmann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批判有些矫枉过正。另外,关于《费尔巴哈》章的主要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鲍威尔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非如Hubmann所言的那样是在批判施蒂纳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中为表明自己观点多次提及的“这一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Hubmann宣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存在历史唯物论的论调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李佃来教授等中方学者围绕历史考证版如何确保编辑立场的客观性、理论与现实、《费尔巴哈》章的写作过程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吸收等问题与大村教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出席会议的日方学者川端望教授、日置史郎教授还就中国市场经济的哲学理论等问题与汪信砚教授交换了意见。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我院青年教师盛福刚博士参与策划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并全程担当学术翻译。
学术活动之余,主办方代表守健二教授还自费设宴招待了我方代表团。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在日本民间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事业的团队负责人,如日中友好协会仙台市泉区支部的委员长高桥礼二郎教授,其组织编写的《162人全员获救揭秘》,介绍了东日本大地震时身处震中女川町的中国研修生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全员获救的感人事迹。此外还有仙台小剧场的负责人石垣政裕先生,他导演的话剧《远火——仙台时期的鲁迅》曾多次在中日两国上演。
此次日本之行,代表团成员充分向日方展现了我院学术研究的理论功底,同时也了解了日本在马克思主义文献收藏方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扎实的文本研究的学风,为以后我院和日本东北大学文科院系开展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盛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