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与美’:湖北省美学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在威斯尼斯人wns579成功举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6-22
本网讯(通讯员刘浩 郭虹妍 李纲 陈永贵 蔡妙韵)6月18日,“‘物与美’:湖北省美学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威斯尼斯人wns579B107报告厅成功举办。会议由湖北省美学学会、威斯尼斯人wns579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等20多所高校,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近80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包括开幕式、开幕式主题发言,分论坛讨论、闭幕式四个环节。
开幕式由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念主持,威斯尼斯人wns579党委书记卢昌宁、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范明华教授先后致辞。
(威斯尼斯人wns579党委书记卢昌宁致辞)
卢昌宁书记对参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威斯尼斯人wns579和美学学科的悠久办学历程以及深厚的学术积淀,并对与会的青年学者提出了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殷切期望。
(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范明华教授致辞)
范明华教授向各地学者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回顾了举办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论坛的初衷。致辞中,范明华教授还阐发了本次会议主题“物与美”所具有的前沿性、当代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并提出了争取将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论坛发展为全国性论坛的期望。
(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念主持开幕式主题发言)
(湖北省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王海龙主持开幕式主题发言)
湖北省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王海龙与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念分别主持了上下半场的开幕式主题发言。武汉纺织大学齐志家教授、苏州大学李红霞副教授、武汉大学李松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付林鹏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江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朱会晖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日容副教授、武汉大学刘春阳教授、武汉大学王怀义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李冰老师、湖北大学赵红梅教授共11位学者先后作了报告。
齐志家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虚拟世界的物与美”。齐教授认为,在VR设备已经可以抹消虚实界限的今天,虚拟世界和虚拟物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哲学课题。他介绍了翟振明、彭富春两位学者对“虚拟世界”、“虚拟物”和“虚拟物的美”三个概念的研究成果,指出在VR时代,我们不仅需要造物伦理学和虚拟生活的“大宪章”,更需要从存在论美学的角度观虚拟物,最终让现实成为现实,让虚拟成为虚拟,让人成为人,让物成为物。
李红霞副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器具、艺术作品与艺术形象的区分: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本源解释的批判”。她梳理了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解释,并指出海德格尔在分析梵高的《农鞋》时,未能明确区分作为分析对象的是作为具体器具的农鞋还是作为艺术形象的农鞋。基于这一区分,李红霞副教授提出了与夏皮罗和邓晓芒两位学者有所不同的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本源解释的批判,即海德格尔过分突出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却遗忘了艺术作品本身,这导致海德格尔在面对杜尚的《小便池》时,难以解释器具与艺术作品的边界何在,从而难以回答器具是否具有聚集和显示世界的能力这一问题。
李松教授以“论政治的美学性”为题,阐释了“政治美学”这一新学科所具有的意义。李松教授认为,政治美学是关于政治的美学化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兼具理论性和经验性的双重特点。在理论层面,政治美学运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关注政治社会中艺术和审美的本质以及政治价值、美学、道德的合理性和可欲性问题;在经验层面,政治美学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释政治审美现象、经验和事实,并指导政治审美活动。
付林鹏教授以“乐仪之教与周代的君子威仪”为题,介绍了作为先秦贵族阶层身份特征的威仪是如何由学习乐官所授的容礼和乐仪而养成的。付教授着重阐明了行步之节、乘车之节、行礼之节和射节与君子威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乐仪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繁复的礼仪过程中,乐仪既可以起到调整节奏、文饰典礼的作用,又可以发挥涵养德行、培育和敬的功能,正是通过乐仪的教育,培养了先秦君子的威仪。
江澜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谈谈中国画的笔墨”。在报告中,江教授介绍了先秦至唐宋和宋至清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在绘画主体、笔墨目的、笔墨的表现形态、绘画的表达和绘画评价标准五个方面的差异。江教授认为,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画尤其显示出其笔墨材质、笔墨技巧、笔墨精神交相呼应的结构:笔的柔软和墨的渗透性与层次性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笔墨技巧;多样的笔墨技巧又都体现着文人士夫以简驭繁、自然、虚静、内敛的笔墨精神;又经由此种笔墨精神,笔墨的物性之美方才得以凸显。
朱会晖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搭建情感之桥——康德‘依附美’学说中美与完善性的关系”。发言针对的核心问题是康德看似冲突的如下主张:一方面称依附美中美以完善性为前提,另一方面又称完善性与美相互独立。针对这一问题,朱教授梳理了分别以早期盖耶尔、祖克特和克劳瑟为代表的三种对这一冲突的解释路径,并指出了三种解释路径的不足之处。区别于上述三种路径,朱教授认为,康德文本允许对依附美中美与完善性的关系做出如下解读:在依附美中,对对象完善性的关切也可以激发情感,从而引发想象,进而间接地促进美感——这种解读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表现论嵌入形式主义,同时又坚持康德的审美自律原则。
李日容副教授作了题为“康德美学中‘物’的三个层次及其发生学意涵”的报告。她认为,康德美学中的“物”可分为“感性材料之物”、“美之纯粹感性形式的物”和作为自然和目的性的终极根据的“超感性基底之物”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物”都不是知性范畴的逻辑建构,而是基于感性和情感的“当下发生”。李日容副教授进一步指出,这种发生又可区分为“感性发生”和“超感性发生”:“感性材料之物”和“美之纯粹感性形式的物”直接通过审美判断实现其“感性发生”;“超感性基底之物”则在审美判断中以类比和象征的方式实现其“超感性发生”。
刘春阳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论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三大问题”。在报告中,刘教授对金观涛和彼得·盖伊两位学者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刻画,即激烈强调艺术作品中主观建构和个人体验的要素表示认同,但也指出两位学者未能解释现代艺术缘何走向主体化、个人化。刘春阳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如下三个基本问题:(1)现代艺术与真的关系;(2)现代艺术与美的关系;(3)现代艺术与物的关系。他相信,正是由于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无解性,现代艺术才不可避免地以悖论性方式呈现自身。
王怀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物’内涵的现代转折”。王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进化论、人类学等现代西方学科的传入对国人训”物“的影响。随后,他重点讨论了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物”观念:首先是《孔子家语·辨物篇》中对“巨骨”及其来由的讨论,体现出先秦以物言重要历史事件的观念;其次是《左传·宣公三年》中“铸鼎象物”的记载和刘向的《说苑·辨物》以物言鬼神,体现出先秦至汉以物言神物的观念;最后是《荀子》中“诗以记物”以及《论语·阳货》中“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法,体现出被“诗言志”、“诗传情”遮蔽的的“记物诗学”传统。
李冰老师以“传统雕塑中的器物”为题,首先简要展示了佛教造像千手观音的整体形象、结构布局及其艺术特征,随后细致地展示了千手观音手中所持的各式各样的物,这些物可以划分为三类:天体和自然物、日用物、兵器。在李冰老师看来,千手观音手中的天体和自然物反映出古人“天地万物皆可在手中把玩”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包括官帽、红薯在内的日用物体现出儒释道的融合以及佛教造像与时俱进的面向;作为法器的兵器则维持着佛教造像更为深厚的宗教意义。
赵红梅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文化与艺术·审美与时代——西方审美思想文化史的解读”。她首先阐发了艺术研究对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时代精神对审美取向的巨大影响,接着详细梳理了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到当代,各历史时期的主导文化对当时主流艺术表现和审美取向的影响。最后,赵红梅教授提出,我们应该在心怀文化自信的同时开拓眼界,在与西方审美文化的交流中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6月18日下午,与会学者分为四个分论坛进行讨论,共报告了48篇论文。
第一分会场,上半场由付林鹏教授主持,王怀义教授评议,下半场由李跃峰副教授主持,青年学者张文评议。实际参会并宣读论文者共13人。李跃峰副教授、青年学者黄凯、青年学者赖俊威、青年学者李俊、青年学者黄庆兰、青年学者张文、张丽娜博士、廖舒婷博士、周妍博士、薛盈盈同学、庄威副教授、付清同学、李纲同学发言聚焦于中国美学的经典作品和基本问题,如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的解读,对周易的解读,对观物取象的讨论,发言探讨的对象丰富,包括器物、绘画、音乐、书法,覆盖了各种艺术门类。在这些发言中,涉及最多的是对庄子这一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对观物取象这一主题的讨论。这些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例如人和物的关系是一种生成关系,真正的逍遥不止在于人的心灵,而且在于人的现实生成;比较了中西的器物观,如器在中国老庄那里始终是一种被警惕的存在,而西方则认为人与物一般是对立的;解读了具体的文本,如对齐物论的具体分析。在对中国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中,有从视觉意识追索角度来讨论观物取象这一主题的发言,早期中国的色和观物取象联系在了一起,色在当时已然成为了物象的一个类比化指称。随色象类可以说是观物取象在视觉实践逻辑层面的进一步拓展。有以绘画为对象,以现象学为方法来讨论物象关系的发言,在中国绘画的基底中存在着物和象两个不同的面向,二者在图像和形象生成的两个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相近主题的发言还包括对玉器玦中邦国意识的探讨,从造型角度对陈洪绶的人物画的探讨,以周易咸卦为对象说明其中的中国美学意识,从书法理论出发分析书法的含义系统以及对蔡文姬诗歌《胡笳十八拍》的探讨。汇报结束后,王怀义教授与青年学者张文分别进行了评论,参会者针对性回应了其中部分评论。
第二分会场,上半场由李日容副教授主持,朱会辉教授进行评议,下半由青年学者杨文默主持,青年学者黄凯进行评议,实际参会并宣读论文者共12人。发言主要从西方近代哲学美学角度出发,对物与美核心议题进行讨论。汇报分为侧重“物”与侧重“美”两个不同方向。在侧重物的方向,发言人有青年学者杨文默、青年学者孙宇、王星儿同学、王燕博士、罗新烨同学与萧涵耀同学六人,发言主题主要集中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当代理论发展、现代艺术中物性的变化以及艺术作品中物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在侧重美的方向,发言人有姚铮同学、庄严博士、蓝莹博士、涂念祖同学、戴进明同学与郭虹妍同学6人,发言主题主要集中于现象学中不同美学理论的近代发展、中西美学对于物的理解对比与西方传统美学观念差异的辨析。汇报结束后,朱会辉教授与青年学者杨文默分别进行了评论,在肯定文章的创新性与突破性的同时提出一定的修改建议,参会者就其中部分建议给予回应。
第三分会场,上半场由刘春阳教授主持,李松教授进行评议,下半场由青年学者杨华主持,青年学者裴瑞欣进行评议,实际参会并宣读论文者共11人。赵成清副教授从谱系学视角出发,分析了植物绘画所具有的知识生产、权力话语和帝国主义意涵;黄滟副教授从作为视觉空间的表象和作为历史空间的现象的区分出发,提出了在双重空间内观景的景观美学;唐克石副教授从设计、制作和验收三个环节阐释了宋瓷何以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巅峰;青年学者裴瑞欣通过对“江南”概念的历史考辨,证明了山水画的“南北风格区分”和董源江南山水画的“平远”印象是一种扁平化的历史生成;青年学者杨华对意大利雕塑家美达多·罗索的作品作出了“精神的遮蔽性”和“物质的腐朽性”的风格刻画;张筱星博士分析了“蕉叶题诗”在禅房、书斋、市井三个场域内美学意蕴的异同;青年学者孙域钦汇报了罗丹对传统雕塑神性和严肃性特征的解构方式及其对现代雕塑艺术观念的影响;青年学者王苑从故乡作为记忆介质、精神仪式和感知框架三个方面讨论了“故乡”对新一代湖北青年艺术创作者艺术实践的影响;青年学者胡婷婷从审美理论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展示了“自然”审美思想在器乐演奏中的体现与运用;余晓丽同学以赵孟頫及元四家绘画用纸为切入点,探讨了绘画材料、观念与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黄天飞同学认为“器”所具有的“器识”、“形器”和“器具”三义分别指向艺术实践过程的素质论、构思论与表现论。汇报结束后,李松教授与青年学者裴瑞欣分别进行了评论,参会者针对其中部分评论进行了会应。
第四分会场,上半场由付孝勇副教授主持,青年学者朱俐俐进行评议,下半场由青年学者李红丽主持,青年学者赖俊威进行评议,实际参会并宣读论文者共12人。青年学者李红丽从《诗经》中“君子比德与玉”的现象出发,探讨玉与君子形象的联系;青年学者吴学聪关注古典美学思想与现代影视作品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青年学者刘云飞介绍了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领域的研究地位与突出成果;青年学者赵婧对石窟造像史进行了初步考证;谢沛霖博士从现象学观点出发讨论了书法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付孝勇副教授关注造型艺术中审美观念的演变,向会场学者展示了中国造型艺术史的一个侧面;刘学振博士从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现状出发,立足于过程哲学展望了当代美学研究的发展与未来;陈亚琦博士对中国传统器物纹饰进行了新的美学阐释,以现象学的眼光把握纹饰的原型,进一步发掘其与生命内在本源的关联;段歌博士通过中国山水画作品中的 “废墟”意象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对话,指示出一条在写意的中国画作品中结合西方抽象性概念的现象学研究进路。汇报结束后,青年学者朱俐俐与青年学者赖俊威分别进行了评议,在肯定文章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贡献的同时提出了部分修改建议。
6月18日下午5点30分,举行闭幕式。李纲同学、郭虹妍同学、刘浩同学、陈永贵同学向全体与会学者汇报了四个分论坛的讨论内容。随后,湖北省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王海龙和湖北省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念先后在闭幕式上致辞。王海龙副秘书长在致辞中首先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特点:一是参会学者数量多、背景广、热情高;二是议题具有广阔的多元性、突出的前沿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三是研讨氛围友好、和谐、深入。此外,王海龙副秘书长还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介绍了学会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贺念主任在致辞中回顾了本次会议的筹办过程,并表示,再三扩大的会议预期规模,学界同仁高涨的参会热情,都从侧面显示出本次会议主题“物与美”以及继时间和空间转向之后的“物转向”在当今人文社科领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贺念主任再次对全体与会学者、学院领导、湖北省美学学会以及全体会务工作人员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
当日下午6点,“‘物与美’:湖北省美学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在参会学者的热烈掌声中顺利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