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古代中国的运河与文明的持续性发展”讲座成功举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0-15

本网讯(通讯员 陈瀚钊)10月14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古代中国的运河与文明的持续性发展”讲座在线上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王建革教授主讲,威斯尼斯人wns579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主持。来自威斯尼斯人wns579以及校内外的50余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教授首先在总体上说明运河对文明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体现。与其他大陆文明所在的河流区域不同,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是横向河流,早期运河也以横向运河为主,因而运河所沟通的区域异质性较少。而纵向运河的出现则可以勾连不同纬度差异性较大的区域,意味着国家资源动员能力的增强与规模的扩大。

而后,王教授按时间顺序具体阐述中国古代运河的具体形态、影响及其面临的问题。秦汉依托于关中的险要地势,并辅以“八水绕长安”的水利体系。六朝则以建康为中心构建运河体系,但航运条件不佳。隋唐时期则形成大运河体系,使江南物资向长安与洛阳集中,但关中平原离运河较远,战乱时期会出现粮道截断的危机。

在唐后期,国家开始有组织地开发具有发达溢流系统的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完整的圩田体系,两宋时期对太湖圩田区的治理又经历从管理不佳到合理控制的过程。同时,北宋依托淮河流域完善运河,联合开封与江南而形成消费与文化中心;南宋则依靠长江防线与运道,使江南成为经济中心。元代因粮食需求而重视太湖流域的治理,同时并行海运与河运。此时黄河南泛而冲击运河,在贾鲁治河后,黄河下游才基本稳定。元大都也由此繁华。

此后,黄河对运河的冲击与借河行运之间构成了主要矛盾,若黄河泛滥便只能采用海运。明代最终采用潘季驯的黄淮运合一的技术,使徐邳一线的黄河逐步固定,并使黄运交汇区的治理完全集中于清口。到清代,运河尤其是清口区域的治理愈发困难,最终因黄河决口、高堰危机,治河成本巨大,而改行海运,潘季驯体系历经三百年彻底崩溃。

在讲座的最后,王教授总结,运河保证了首都与经济区之间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因为漕运的困难,首都不得不压缩开支;另一方面,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因税收与运河、太湖的治理而受限,这反而促进了生态治理体系的完善。

讲座提问环节中,王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明清为何排斥海运、元代在海运史上的特殊地位、海运发展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观念史与历史地理的关系、水利系统与经济中心关系的古今差异等问题展开细致的回应,并且尤其认为长江中游的水利水电问题将成为中国今后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最后,吴根友教授向王建革教授表示感谢,并指出:人与水的关系关乎文明的生存,淡水资源及水生态至今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古典和现代社会、在中西不同文明中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对当代生活也具有价值与意义。整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落下帷幕。

据悉,本次讲座,是威斯尼斯人wns579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也是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2022下半年“文明对话”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主讲人王建革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对内蒙、华北和江南地区和运河区域的环境史有系列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史研究》与《9-20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发表论文百余篇,论著4部,著作《江南环境史研究》入选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2018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