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百年中国话语构建”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与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跨学科论坛观点荟萃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4-12

本网讯(通讯员薛念鹏)2021年3月27-28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百年中国话语构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与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跨学科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威斯尼斯人wns57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和武汉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单位的9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论坛主题展开了跨学科学术交流和深入研讨。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壮海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辞,指出新冠疫情之后的2021年,珞珈山迎来了“樱花节医护专场”和学术会议的春天;他从对会议两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百年中国话语构建”的解析入手,联系全国蓬勃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符号跨学科论坛和百年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武汉大学正在致力于构建每一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系,使分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全面展开,共同致力于科学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威斯尼斯人wns579赵士发教授作为论坛创办人与开幕式主持人,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是跨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二者的结合是当代世界符号化与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他介绍了论坛的创立和举办情况,第一届论坛研讨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必要与可能性问题,第二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人与符号的关系问题,核心问题则是话语权问题;本届论坛主要联系党的百年历史讨论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与会学者来自哲学、符号学、新闻传播学、文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在开幕式上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做了主题报告,指出要在中国话语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形式、新哲学传统、中国道路新探索和新的理论研究范式等几个维度深刻诠释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与可能性。

论坛共设置五场大会发言和三场分组讨论。第一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周丹副主任主持。大会发言中,94岁高龄朱传棨教授深情地讲述了李达和王会悟在中国共产党创立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李达一方面积极撰写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理论准备;另一方面主编《共产党月刊》,主持建立人民出版社,在实际活动中明确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后辈学人要弘扬党的“一大”形成的“红船精神”,传承先贤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分析了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和逻辑。他认为,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的需要,逻辑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需求。中西生存状态的不同、文明缘起的差异关键在于生存环境的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近代以来人类从各自为政的狭小区域迅速走向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现实地摆在人类面前,如何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则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教授讨论了生态共同体话语与生态文明理论建构的伦理学路径与历史唯物主义路径,认为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起,形成了伦理话语和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两种生态共同体思想,前者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途径,后者始终坚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生产方式入手来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认为人类交际有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话语体系具有互动性,应当将中国话语放在全球语境下、放在与其他话语体系的互动关系中加以研究。他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符号学可以相互促进,目前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研究有着泛化的倾向,应注意符号使用主体、符号文化系统和方法论等的研究,将其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交际实践当中进行考察。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认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在中国话语下进行的,随着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话语的转变,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也应发生变化。现阶段中国话语不再跟随于全球话语之后,而是努力地塑造中国话语,因此要在当前现实下重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以便于研究国外马克思的内容和发展脉络,最终丰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山大学郭冰茹教授从当代文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故事”讲述中的话语建设。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文学在内容选择方面以重新书写革命历史来重构关于现代国家的宏大叙事,在形式选择方面,现代文学倾向于对中国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在题材方面,出现了大量以“非虚构写作”,实现了跨文体的融合。以上这些从某种角度说明了新时代话语体系的建构应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关系中展开。

第二场大会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资料中心冯琳编辑主持。大会上,武汉大学赵凯荣教授谈及话术,指出话术是意识形态的典型表达形式;所有的语言都是话术,人类的语言都是有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也是一种话术;话术具有复杂性,受社会关系的影响;话术有不同的算法,算法是一种系统运作的程序,它一但用作话术会产生不确定的结果,算法的话术是重要的技术问题。

北京大学刘军教授从马克思主义诗歌文本出发分析了欧洲古典浪漫主义思潮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他认为,马克思的诗歌在内容上注重对父亲的亲情与燕妮的爱情表达,但是在形式上彰显着浪漫主义的影响。一方面是反讽的语言修辞;另一方面是思想复归的历史哲学主题。在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借鉴中,展示德国的古典主义复归的气质,从价值尺度上提供了一种价值规范。

武汉理工大学郭国祥教授分享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形象建设探索的基本经验,提出坚持从严治党,为党的形象建设绘就健康底色;坚守人民立场,为党的形象建设筑牢价值支撑;始终与时俱进,为党的形象提供不竭动力;创新执政体制,为党的形象建设夯实制度保障;掌握传媒阵地主动权,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良好载体;开创辉煌伟业,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现实支撑;开发党的历史形象,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历史资源;维护领袖形象,为党的形象建设树立“金字招牌”。

华中科技大学董慧教授从作为“总话语”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话语的崛起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三个方面讨论了现代化与中国话语的崛起。中国式的现代化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话语体系崛起具有理论上的同构性、历史上的一致性、实践上的契合性和价值上的同源性;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跨越,为人类新文明提供中国方案。

苏州大学桑明旭教授反驳了在解释学视域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的误读,认为恩格斯在“理解”“解释”的相关论述中,表达了丰富的解释学思想。他全面分析了恩格斯关于理解的本质及其对象、理解的条件及其限度、文本的意义及其来源、理解的相对性、绝对性以及正确理解的可能性等问题。表明对恩格斯解释学思想的理解和阐释,有助于准确澄清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关系、正确把握“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走进当代”的关系,进而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第三场大会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吴兰丽副主编主持。报告中,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杨金洲教授讲述后疫情时代美好生活观的哲学思考,他将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方式特征概括为敬畏生命、拥抱自然、善待他人、尊重劳动、勇敢行动。与之相应,后疫情时代的美好生活观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是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构成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命共同体;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是人作为社会性主体的存在与他人构成社会共同体;从人与劳动的关系看是人和自身构成了肉体和精神活力的生命共同体;从人与历史的关系看是人作为历史的主体,通过传承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看是人类构成命运共同体。

武汉音乐学院胡艺华教授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隐喻艺术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理论阐释和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既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和生活的连通,也具有通俗性,体现理论和话语的内在统一。通过隐喻,能够妙语连珠,为思政教育生活化插上翅膀,同时能够平易近人,为思政教育生活化增添力量。对隐喻的运用,首先必须要贴近现实生活;其次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最后要坚持通俗表达。

南方医科大学任映红教授分析了生命至上在中国话语体系的内涵,指出生命至上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抗疫表达。这主要表现为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生命的尊严,同时还体现为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生命之上内蕴中华文化的仁爱传统,生命至上凝聚了全民抗疫的强大合力,生命至上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教授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研究。他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的民族化和世界化的角度来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必要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百年行动纲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化也是尤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与世界化的互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四场大会报告由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涂文迁副主编主持。报告中,清华大学夏莹教授讨论了中国政治哲学话语的构建。她指出,目前中国政治哲学的话语资源主要来自于西方英美体系,通过对政治核心概念的对比来建构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夏莹教授分析了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提出了社会政治哲学的主张,与英美当前的以伦理学为主体的政治哲学相区分,强调将政治哲学的概念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加以考察,而不是将正义原则进行抽象的在自我理性原则上的主观演绎。

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则对概念拜物教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批判。他认为,如果将“自由”“民主”等概念仅仅当作固定的定义的话,对这些的概念的抽象追求就很容易形成概念拜物教。要用感性的经验体验来消解概念所带来的一种固定化的趋势,通过感性的具体的体验,才能在政治生活中或是社会情境中切实的感受到“自由”、“民主”、“权力”等这种抽象概念。

云南大学廖圣清教授讨论中国新闻传播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出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发展的传播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在于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普遍应用的媒介技术和传播学理论发展的积累。中国的新发展成就和新发展理念开始被国外所理解,再加上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能够将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从而形成中国话语;新闻传播学科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有效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指导,为新闻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支撑。

南昌大学刘友红教授提出了生命正义哲学的思想,指出新冠疫情不仅凸显了哲学反思思维对日常生活中的狭隘经验主义、文化无意识开展批评的重要意义,而且为未来哲学构建提供了一条核心线索即生命正义哲学的指引。他认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生命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未来的哲学是以生命正义为根本理念和首要价值的哲学。

第五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薛刚编辑主持。报告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潘宁教授指出,马克思对待传统的文化资源既不是抱着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是抱着全盘容纳的心态,而是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待和处理,这就启示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时,要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和发展的关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本届论坛的闭幕式由武汉大学吴昕炜副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上,武汉理工大学邓喜道教授、中南大学刘临达老师与中国人民大学陈世珍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各小组讨论情况。赵士发教授对大会作全面总结。赵士发教授认为在本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跨学科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真正从跨学科多角度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观点,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和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以中国现代性构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内容与核心加以展开。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