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彭凯平应邀到武大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8-12-24
12月15日至16日,应武汉大学心理学系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彭凯平博士来武汉大学作了短暂的学术访问和讲学。
15日下午,来自武汉大学各个专业的同学们领略了一场来自心理学的思想盛宴。彭凯平教授在主题为的“跨文化沟通的心理学”讲座上,和学子们共同探讨了文化的心理学定义和引起跨文化沟通的心理障碍等话题。讲座由现场试验开始,他请现场的同学们分别由“我们”和“他们”进行自由联想,帮助同学们发现,与“我们”有关的联想往往都是正面的,而与“他们”有关的联系则多是负面的,由此开始了跨文化沟通的心理学话题讨论。彭教授指出,心理学所研究的文化是一种主观意义上的文化,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东西方人在对事物的知觉上也存在着差别——东方人更倾向于整体性知觉,而西方人则是一种目标性知觉,不太关注背景信息。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种差异,彭教授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记忆测试,并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再次验证了这一发现:对一幅鱼、水草图,现场的大多数同学们不仅注意到了鱼(目标),还注意到了水草、气泡等环境中的信息,但是,对鱼的细节特征则记忆不够。而彭教授介绍,同样的这幅图,美国的大部分学生注意的是鱼(目标)本身,他们对鱼的细节特征都作了特别记忆,但对鱼周围环境信息,如水草、气泡等则很少关注,甚至完全忽视。彭教授指出,这正是东西方人认知差异的体现,这种差异还体现在事件归因、事物分类归纳等方面。而文化的心理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原因,彭教授接下来提出语言、思维、观念、认同感、沟通风格等几种跨文化沟通中的心理障碍。在语言的障碍问题上,彭教授指出,与我们日常理解的不同,只有一小部分语言的障碍是由语言本身所决定的,而更多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非语言方面。这包括语言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西方人的反现实思维能力比较强,这与英语语法中虚拟语气的使用有关,而中国人在这个方面则不占优势。在学前教育中,美国的父母会教孩子很多名词,而中国的父母则更重视孩子对动词的学习,这和思维方式上西方思维更偏重范畴、归类而东方人则注重关系、类比都相互照应。因此,在论说和辩论中,中国人也更善用比喻论证,而西方人则偏爱分析的方法。他认为,对文化心理差异的学习,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跨文化沟通的进行。最后,彭教授以“As I am, so I see。”(我在故我视)作结,提醒同学们注意文化的存在对人们如何知觉世界的重要影响。他平实严谨又风趣幽默,和台下同学互动良好,不时赢得同学们的喝彩和掌声,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武汉大学心理学系钟年教授作了精彩点评,并引用彭教授在讲座中的用语“别讨论了,让我们做个实验吧”来介绍心理学对实证方法的重视。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不少同学对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差异、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以及美国学术研究的方法等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彭凯平教授展开了热烈的对话。
在16日上午的座谈会上,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的同学们和彭凯平教授面对面,交流心理学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和心得,从彭教授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到中西方学术研究的比较,到心理学对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其他学科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影响。彭教授谈兴盎然,为大家开阔了新的视野,同学们畅所欲言,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学术前辈进行交流,获得启迪。在谈到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时,彭教授鼓励大家,只要是和人有关的事情,我们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有信心。出席座谈会的还包括威斯尼斯人wns579副院长张掌然教授和费定舟副教授等。
据悉,彭凯平教授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研究所(IPSR)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兼任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等职务,是国际心理学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和文化心理学、文化和认知、应用社会心理学等。(王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