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李达同志重建哲学系50周年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6-11-14
在武汉大学纪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
李达同志重建哲学系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昌尔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美丽的珞珈山麓,我们汇聚一堂,深切怀念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同志,隆重纪念李达同志主持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5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李达同志逝世40周年。李达同志作为党的“一大”代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党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始,李达同志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为创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殚精竭虑,贡献了全部的生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建国后,李达同志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和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他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力请中央重建哲学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宣传和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李达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一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他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不懈斗争的气概,学习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50年的风雨兼程,武汉大学哲学系在李达同志的亲自带领下、在李达精神的激励下,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充满开拓与奋斗的历史华章。在陶德麟教授等一代代资深学者的努力下,武大威斯尼斯人wns579积累了丰厚的学术与思想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与思想传统。目前,武大威斯尼斯人wns579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丰硕的研究成果,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李达同志开创的事业欣欣向荣。
同志们,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的步伐和理论创新的步伐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出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继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既为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新的认识,更是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好的机遇,良好的条件,要求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湖北是科教大省、社科大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优势突出,拥有以武大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的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一支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有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的优良传统,应该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武大威斯尼斯人wns579作为我省乃至全国哲学研究和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你们以重建50周年院庆为新的起点,继承李达老校长的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希望各位老师发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传统,辛勤耕耘,潜心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希望各位同学胸怀远大理想,立志艰苦奋斗,坚持发愤学习,注重品德锻炼,早日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我们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武大威斯尼斯人wns579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一定能够把李达同志开创的哲学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谢谢大家!
在纪念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同志
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常务副校长 陈昭方
(2006年11月12日上午9:0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会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同志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五十周年纪念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出差在外的顾海良书记、刘经南校长向各位领导和来宾,向回到母校的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威斯尼斯人wns579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武汉大学和威斯尼斯人wns579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
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作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22年—1952年。在这一时期,万卓恒、范寿康、高翰、胡稼胎、金克木等学术先辈们在艰难困厄、风云变幻的时局下,潜心积淀深厚的学术基础和优良的学术传统,直到新中国的建立。1952年,武汉大学哲学学科并入北京大学。第二个时期是1956年到现在。1956年,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同志的主持下,我校哲学学科重新建立起来,从重建到今天,已经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从当初新建的第一个教研室,到今天的威斯尼斯人wns579,武汉大学哲学学科发展的各项指标在国内名列前茅,在国际哲学界也拥有一定地位。目前,威斯尼斯人wns579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陶德麟、刘纲纪2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有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和合理的学术梯队。因此,我们可以讲,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重建史,是一段光荣的创业史。
1952年11月,国家任命李达同志为武汉大学校长。次年2月23日,李达同志来到武大,当晚发表广播讲话,决心把武汉大学办成“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从此开始了13年的校政主持工作,他为武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李达同志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办学,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到任后不久,他迅速组建马列主义教研室,亲自讲授辩证唯物论、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带头编写学术性较强的教材,注重抓试验班,并加紧培养马列主义理论师资力量。在李达校长的熏陶下,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
在重建哲学系的过程中,李达同志鼓励独立思考、大胆创造,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精神。他以“继续在理论战线上发挥一个老兵的作用”自勉,尽管校务繁重,但始终认为自己是教授,积极带头培养学生,组织领导科学研究,他还亲自组建毛泽东思想研究室,开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等等。
在主持校政期间,李达同志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人才培养上,他主张“集天下英才而教之”,要求学生“脑、口、手、德、体”并重,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他十分重视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出高水平学术著作,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他坚持白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大力促进学术繁荣,建立和发展珞珈学派;他关于“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思想,深富“三创”教育(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涵。这一系列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对武汉大学近5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李达同志十分重视人才在大学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重才、惜才、爱才,不拘一格引才、用才、育才。他常说,“大学是最高学府,教师要有最高学术水平;能否拥有一批学术大师,是体现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志。”他深感人才可贵和来之不易,为此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曾昭抡教授被错划为右派后,别人都不敢用他,李达以其胆略和卓识请他来武大任教。后来,曾先生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武大化学系很快便硕果累累,声名大振,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李达同志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尊重他们的志趣,努力为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条件。
作为一名学者,李达同志以身作则、宽厚待人,深得全校师生员工的尊敬和爱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他治学严谨,追求卓越,研究出版了大量卓有建树的学术专著;他不畏强权、坚持真理,坚决反对林彪所谓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顶峰”等错误观点,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同志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研究和传播,做出了丰富的、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在任何困苦危险的环境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教育家,是不断追求进步、力求达到当代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武汉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为有这样的先驱、榜样和老校长而自豪!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要深切怀念李达老校长,缅怀他为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为武汉大学建设与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一起缅怀江天骥、陈修斋等老一辈学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科学术声望的提升所做的卓越工作。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最诚挚、最深沉、最崇高的敬意!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种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现实对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哲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哲学是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哲学学科为武汉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武汉大学争得了许多荣誉,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威斯尼斯人wns579的发展,也对威斯尼斯人wns579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威斯尼斯人wns579要以重建五十周年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基础厚实、充满活力的国内外知名威斯尼斯人wns579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愿威斯尼斯人wns579的明天更加美好!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和同学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