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为本,育人为先——记全国高校教学名师郭齐勇教授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7-04-20

教育部2006年底决定对百名高校教学名师予以表彰。在公布的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奖者名单中,有一位是武汉大学的师德标兵郭齐勇教授。

郭齐勇,男,1947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威斯尼斯人wns579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百名高校教学名师和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

站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

现在的大学 教师太忙了。在科研重任、评价体系的压力下,在创收的诱惑下,有的老师不再重视本科生教学,也无暇关心学生。郭齐勇教授却不然,他年近六旬,是一名博士生导师,还担任威斯尼斯人wns579院长之职,有繁忙的行政工作,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基础课,非常关心本科生的成长。他每学年至少给本科生上三门课,除讲授“中国哲学史”这一本科生的主干课外,还开设了国学班的主干课“四书”等课程。他的课,不仅讲训诂,而且讲义理,不仅讲知识,而且讲价值,讲为人为学之道,讲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

郭老师认为,人文教育面临来自现代化、全球化、功利化的时风的挑战与压力。由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片面地膨胀知性与过早地分科,使学生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中国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习惯于硬性地、填鸭式地喂养学生,养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就丧失了原创性与思想的能力,只会人云亦云。

他讲孟子的哲学思想,很有条理与思想深度,而又声情并茂,把同学们带到战国中期人性论的论战,从孟子的辩才无碍中体会何谓“性本善”,何谓“大丈夫”精神。教室非常安静,他在酣畅淋漓的讲述中,用语言、姿态、眼神,同学们交流,还不时走到台下,边走边讲,启导大家敞开心灵,与前贤进行思想对话。他讲授“四书”《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名著时,常常是师生平等地围坐一堂,抑扬顿挫地诵读原著,他随处讲解字词读音、含义及每章的义理,不时联系生活实践,发挥孔子、老子思想对于青年人的健全人格,对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又不时启发学生自己讲。

他编写的十五期间国家级教材《中国哲学史》刚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作为主编之一的九五期间国家级教材《新编中国哲学史》已于200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他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材内容上作了很大改进,加强了原著经典的理解与诠释,运用了考古发掘的新的简帛资料,吸取了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新成果,帮助同学们增强反思能力,促进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新编中国哲学史》教材现已为许多高校使用,又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颇有影响。他还主编了一种《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的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十几家大学选用。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本土化的人文资源,郭教授与同事一起创办了国学试验班。当笔者问到为什么要创办国学班时,郭老师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那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健康的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恰恰需要建立在民众的底线伦理、伦理共识的文化土壤之上。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知晓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精神文明。例如,《四书》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郭老师说,我们办国学班,是想培养出读书的种子,让他们打一点古文字、古文献的基础,进入经史子集之门,引导他们学得大智大慧,学会关爱他人,敬业乐群,独立思考,成为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并能够承传民族精神。

学生们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这样写到:郭老师十分敬业,讲课娴熟、有激情,感染力特强,重启发式,突出重点,步步引人入胜。他吸引了不少外校和外专业的学生来听他的课,教室常常被挤得满满的。他组织的“讨论”课,从资料查询到论文的形成,从课堂上的讨论、讲评,到堂上堂下的交流,教会了我们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写论文,如何遵守学术规范,如何独立思考等等,大大调动了我们学哲学的积极性。刚进校时有一些同学不喜爱中国哲学,现在听他的课,大家都感到是一种享受,不少人从不喜爱转为喜爱中国哲学专业,在继续深造时我们很多人选择了中国哲学方向,还有不少人或推免或考入本校研究生或到国内外名校深造。

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礼记·学记》讲:“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学生们的眼中,郭老师是一位严师。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恪守学术规范的训练。他曾无数次地对研究生说:“遵守学术规范就是珍爱自己的学术生命!我的老师要求我们做到德业双修、言行相掩,做人和做学问不二。我要求我自己与你们都这样努力。”他常常说,学术的创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别对我们人文学科来说,尤其不容易。人文学研究的前提是积累,没有相当的积累,根本不能进入研究阶段,即使进入了研究阶段,也仍然要不断积累。他强调甘于寂寞,分途摸索,紧着功夫,放宽程限,不要追逐时尚,急于自售。做人文学术要慢慢来,做细一些。要对第一手原始资料和海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真正做到竭泽而渔,才可能做出厚重扎实的研究成果。他要求学生要严格引证引述并规范表达,一一注明出处,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剽窃。要用功于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探索、反思、解释与批评,养成此种能力。坚决反对时下的虚浮不实的学风:一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作任何注释,没有引证;第二种是不读原始材料或读得很少,只是从第二第三手现成材料中转手抄过来,根本不知原文的上下文意,所注出处,版本混乱,文字标点错谬百出。若是从网上下载文章著作,敷衍拼凑者,则更为可恶。

郭老师为硕博士生开了三门课,他批改研究生的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或学位论文,特别认真细致,常常打板子,要学生重写。有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学说:“郭老师批改我的博士论文初稿、二稿的原件我都保留着,每每看到,觉得十分汗颜。郭老师批得很细,也很严厉,凡文献上和理论、逻辑上的错误或毛病,无论大小,他不仅一一指出,而且说得很尖刻,让我警醒,吸取教训。第一手资料与已有前期研究成果方面,稍有疏忽,他绝不放过,甚至文字方面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参考文献书目的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上的错误,都不放过。有一些我可以解决的问题,他引而不发,打上一个个大问号或简单几个字,予以提示,让我自己解决。”

面对时下的大学教育,郭老师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他看来,目前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师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他主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切实地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在2006年哲学院的教代会上,他说:“教授要教,导师要导。我们要反省一下,我们每位教师究竟有多少时间、精力用在学生身上,用在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上。威斯尼斯人wns579有关爱学生、悉心指导、帮助学生的传统,李达先生重建哲学系最重视的是教学,他老人家当年亲自选择教师,带领青年老师备课,亲自审阅并参与讨论教案,亲自听课,予以指导。学生是要盘的,如同种庄稼一样。”

郭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体贴,善于诱导、启发。他常说,现在的青年学子与我们当年求学时相比,有我们所未曾遇到过的压力。当年我们做学生时,没有攀比的压力。时代、时尚、就业、恋爱及各种心理问题等等,都是新的问题。当下我们更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能叫得出很多本科生的名字。他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与同学们交谈,又深入到学生宿舍与同学们聊天,与院党委、院行政其他领导商量改进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办法,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与需求。他很重视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他倡议开办系列讲座,请一些知名教授、杰出校友来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与生活,调动同学们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同学们都很喜欢郭老师,把他当作良师益友,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大家都乐于找他帮助解决就业、升学等问题,他总是有求必应,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他常常推荐学生到海内外名校深造,或到一些部门、单位就业。

他爱生如子,平日时常接济贫困学生。2002年学校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奖励了三万元,他将其中一部分分发给博士生指导小组所有成员后,将余下的两万元全捐助给了院贫困生。2005年他获得学校师德标兵的二千元奖金,也请院学工组转赠给了贫困生。有一位来自西北的博士生,其母亲、弟弟患病需治疗,郭老师夫妇分三次共支援了五千余元。有一位浠水县农民工的儿子考上了大学,郭夫妇每年给该生三千元补贴学费。近五年来,他们支援贫困生的金额累计五万元。郭老师特别强调要在人格上尊重、鼓励贫困生们,让他们挺起胸膛做人。在学业上,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到海内外开会或讲学,从不忘给自己的硕、博士生购买、复印急需的书籍、资料。他说:“老师是人梯,扶掖、提携学生是为人师者的职责与义务。学生总是要超过老师的,学生不能超过老师,那是老师的心态或方法有问题。

引导学生直逼学科前沿

郭老师让博士生们打好基础,下笨功,出细活,又让他们及时阅读境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的有关学术论文,了解并关心中外哲学界、汉学界最新研究动态,了解境内外同行之重要研究机构、刊物、专家及其代表性学术专著及前沿课题之研究状况或成果,提高品评鉴别能力。他常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支持博士生每人至少到省外或境外出席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一次,在会上提交并发表论文,结识学者,又安排学生们参与本学科点的活动,举办大中小型学术会议,接待境外专家等,承担一定的事务工作,锻炼各方面能力,包括办事的能力。他经常花力气修改自己带的或别的老师带的博硕士生的论文,有的要修改几遍,然后费力推荐到学术刊物上发表,有的要推荐几次才能发表。

郭老师说,博士生主要是靠自己,导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师要善于把每位博士生的内在主动性、创造力调动出来。每年郭老师都要请好多位海内外专家前来讲学,他要求博、硕士生们经常听学术演讲,并善于提问,与专家直接对话,让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展示自己的才干。1999年10月、2001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6月,郭老师在本校主持召开的关于郭店楚简、熊十力哲学、第七届当代新儒学、新出楚简等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博硕士生们不仅协助他办会,且提交论文,发表论文,参与讨论,得到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在他的指导与赞助下,其博硕士生经常出席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1998年,郭老师大胆地让潜心读书且有基础的丁四新做《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的博士论文,提前瞄准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与哲学综合交叉的最前沿课题,赶上了国际人文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又大胆地让他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把他的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加印一百册印发给与会专家,让他在国际学坛露脸。1999年,丁四新三十岁,刚毕业。经郭老师推荐,他的论文很快在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他的论著在欧美、日本、台港和我国大陆被百多次引用。很快,巴黎七大请他讲学两个月,接着郭老师又推荐他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哈佛待了一年半,收获很大。可以说,是郭老师把学生一步步推上较高的学术平台,为学生日后的发展作了高层次的铺垫。2001年,丁四新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现在已是博士生导师。郭老师指导的丁为祥的博士论文《张载哲学研究》,200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该著作获中国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含金量比较高的奖项。丁为祥现为陕西师大博士生导师、学科点负责人。郭老师的另一位博士生张杰(笔名欧阳祯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即在台湾出版了《郭店儒简论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攻博期间在重要学术刋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郭老师让张杰做《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这一论文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郭老师还利用海外资金与师资,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分别邀请他的博士生胡治洪、姚才刚去做研究。胡去美国近一年,姚去台湾三个月,搜集资料,访问专家,撰写博士论文。这两人及现在在新闻学院当博士生导师的单波博士有关当代新儒家专人研究的博士论文,选题很新,且有较高水平,均在重要出版社出版,为学界称道。

围绕儒家哲学这一中心,郭老师让龚建平做《礼记》哲学思想研究,秦平做《〈春秋谷梁传〉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等,都是高难度的课题。他们做出了成绩。他让博土生参与他主持的有关出土简帛和长江中游儒学方面的科研项目,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有的博士生们的博士论文选题是郭老师承担的国家、教育部课题的子题。学生们当然也享有一定的科研资助。郭老师说,凡是成功的博士论文,既有问题意识,又精专,有学科交叉,直逼学科前沿。

据人民网

人民日报社《大地》杂志( 2007-04-01第七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