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教授在我院作“爱:忧乐之间”的主题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03-22
3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应邀在我院报告厅为威斯尼斯人wns579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爱:忧乐之间”的讲座。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爱:忧乐之间”这一主题的内涵:第一,从万物一体的角度阐释仁、爱的涵义;第二,以诗学与易学两大传统作为论证“万物一体”的思想资源;第三,以竹简《五行》篇为例剖析“忧乐之间”;第四,针对“情本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博教授首先引用《说文》“仁,亲也,从人二”,从字形和字源意义上将“仁”解释为“二人一体”,又引用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来说明在儒家看来,万物皆为一体。他指出,宋明儒张载、王阳明分别在《西铭》和《大学问》中各自从宇宙论和心学的角度进一步对“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表述和论证。在他看来,要理解儒家万物一体的境界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的视野,而这一参照系便是道家。他以《庄子》中庄惠“濠梁之辩”为例,认为在庄子眼中,你我他不能相知,便不会产生万物一体的观念。
王博教授指出,经学研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应占有重要地位,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未关照到经学,对佛教亦缺乏感受。在他看来,朱伯?先生的《易学哲学史》处在哲学与经学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哲学范式的不足。他认为,早期经典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紧张关系,如《孟子》一书几乎不提《周易》,《荀子》亦仅提过几次。但是从郭店简《六德》、《语丛》和帛书《要》篇的记载来看,《周易》均占有重要地位。后儒便通过对经典的诠释来弥合经典间的紧张关系。王博教授特别标举出诗学与易学两大传统。在他看来,《中庸》、《民之父母》、《孔子诗论》均属于诗学传统,且心性论传统与诗学联系最为密切,如《五行》对“心”这一概念的发掘,《性自命出》对心、性、情等范畴的重视均属此例,以上文献也构成了孟子的思想资源。在他看来,《周易》是在“天―人”框架内来确立宇宙秩序,以“乾坤二元论”来理解世界结构,在《周易》中少见心、性等概念,多见乾坤、阴阳、天道等表示客观秩序的范畴,这样一种客观秩序将天地人整合为一体,为后世论证万物一体提供了思想资源。
王博教授引用《五行》篇“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这段话,从“忧-智-悦-安-乐-德”这个序列出发阐述了他对“忧乐之间”的理解。在他看来,忧乐首先是两种情感,郭店简《语丛二》中论述了“情感相生”的关系,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情感的世界。《论语》中很多论述体现了孔子对情感和心的发现,从孔子以后,心、性、情等观念被提出,而这些观念又与诗学有密切关系。在他看来,从“忧”的情感层面出发,经过理性的层面,便能达到“悦”、“安”和“乐”的坦然心态。当我们意识到担心就是自己的本质和使命时,就能够放下,换句话说,承担也就是放下,“乐以忘忧”,乐即在忧中,烦恼即是菩提。
王博教授不同意“情本体”之说,他认为,情感对儒家价值重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光有情感是不够的,情感只是伦理、价值展开的舞台,只是基础和开端,情感仍然需要理性的节制,正所谓“礼以节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始于情”,“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最后,王博教授回答了师生们关于道家哲学研究前沿、关于“情本体”和“忧乐之间”的提问。本次讲座话题新颖,材料充实,叙述诙谐而又富有思想性,在师生中引起了较好反响。 (王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