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 威斯尼斯人wns579师生赴浙江杭州开展美学实践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8-19


本网讯(通讯员吕奕霖)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引导学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8月6日-15日,威斯尼斯人wns579带领本科生分三批前往杭州开展美学研学实践活动,赴浙江杭州开展以“山水·物居·文脉”为主题的美学实践,领略山水,探访物居,寻迹文脉。 

第一天,实践团队前往千岛湖,体验“千岛碧水画中游,湖山如黛人如梦”的山水之美。于观景台上依栏纵目,千岛湖的山破水而出,水环山而秀,数以千计的小岛有疏有密、似连非连,点缀在明净如镜的湖中。湖水晶莹剔透,仿佛能看到碧波下的千年情结。湖光山色,浮云流连,颇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悠然意境,给予师生无限的美学遐想。



第二天,实践团队共同走进东梓关,感受古村落的韵味。东梓关村坐落于富春江畔,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因郁达夫的同名小说而著名。村内有许家大院等近百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白墙黛瓦,青砖古巷,好似水墨画走进了现实。从古韵犹存的古建筑走向新杭派民居,则是进入了一个别样的天地。师生了解到,新杭派民居由青年建筑设计师孟凡浩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其设计不拘泥于传统乡村建筑的造型符号,而是在保留传统徽派建筑特点的同时,通过抽象与重构将屋顶做成不对称坡和连续坡,使得屋面关系相互呼应,深灰色屋顶与白色墙体相互映衬,兼具实用属性和审美价值。这种传统意向的现代化转译,不仅使师生充分感受到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更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建筑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使建筑不仅是生活的空间,更是承载设计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艺术作品。


73ad8d8247125fbd15968bb41912d9b


下午,实践团队赴富阳博物馆参观调研。富阳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富春江地域文化历史的综合博物馆,以“家在富春江上”为主题,用叙事的方式展示了悠远凝重的富阳历史和瑰丽多彩的富春江文化。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了解到,富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富阳钟灵毓秀,既是东吴文化之源,也是我国造纸名乡;富阳地处要津,对贯通上下游经济、政治和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富阳的千载史篇,不仅将其浩瀚的历史文化重现人间,也为师生了解中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三天,实践团队共同走进良渚博物馆,探寻良渚文明的脉络。良渚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良渚博物馆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形式,生动地呈现了良渚文化发达的稻作、精美的玉器、先进的水利、宏伟的古城等各项文明成就。一件件展品如同一页页史册,诉说着古老文明的故事,展现着中国先民的智慧,使师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早期文化的辉煌灿烂。



从良渚博物馆到杭州国家版本馆,实践团队继续于历史长河中寻迹文化之美。杭州国家版本馆由中国著名设计师、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设计。他从古籍、古画中寻找灵感,将新建筑与原有的山脉、水系和草木等有机融合,打造现代宋韵美学。其中最具标志性的设计是青瓷屏扇,翠绿晶润的梅子青依次整齐排开,恰似只此青绿在人间。一脉千秋,版本源流;时光不语,版本有迹。版本,指同一类事物在不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印记。古籍、书画、粮票、磁带等各种版本如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帧帧“截屏、历史记忆中的一个个“闪存”,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包、迭代赓续的基本特征。



午后,实践团队来到余杭径山体验点茶工艺,切身体悟流传千年的茶道之美。余杭径山,被誉为“中国禅茶第一镇”,是茶圣陆羽的著经之地。千百年来,径山的茶文化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径山点茶,不仅讲究茶粉之上乘与技艺之精湛,更注重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超然的意境,强调茶禅合一。从温盏、投茶粉、注水击拂到调膏、点茶,师生亲身参与每一个环节,将对美的理解外化到点茶的细腻工序之中,创造出一份份独具匠心的美。精心点制的茶汤,因字画如云朵般浮在盏中而得名“雪乳云汤”,兼具风雅之意韵与品饮之功用。



第四天,实践团队走进飞来峰,领略石窟艺术之美。飞来峰保留了从五代至宋、元时期多达三百四十余尊的藏传佛教石窟造像,在12-14世纪的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佛教艺术民族化的重要体现。分布于山谷幽洞间的造像,无论是慈眉善目的菩萨,还是形态各异的罗汉,雕刻技艺都颇为精湛、浑然天成,俨然一座庄严宏伟的佛教艺术殿堂。驻足于此,师生不仅赞叹于传统匠人的精巧技法,更感受到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独特魅力。




从飞来峰到永福禅寺,实践团队继续探索美的丰富内涵。永福禅寺坐落于灵隐西侧的石笋峰下,是东晋慧理禅师的开山之作,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有“钱塘第一福地”的美誉。永福禅寺融合了古典园林设计,依山而建,择地供佛,使得山与寺浑然一体,殿与林相得益彰。山溪石径,青竹茶田,一步一景,相映成趣。于古老的寺院中,仿佛能听见时间缓缓流淌的声音,穿透尘世的喧嚣,荡涤内心的浮躁。不需要太多言语,这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禅语。



下午,实践团队前往西湖景区,一览“人间天堂”之美。轻舟荡漾西湖之上,远处双峰插云,近处三潭印月,水光潋滟中不仅倒映着山色塔影,还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苏堤春晓,十里风荷,令无数文人墨客沉醉不知归路;断桥残雪,万松书院,见证了无数相逢别离的不朽情缘。那些流传千年的诗词与歌赋,那份跨越时空的等待与守候,令师生为之动容。此外,师生还了解到,近年来,得益于相关部门的扎实举措,西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愈发优美的景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这为同学们从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融之道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2794ed9c2edbf5402499f52351a78fa


第五天,实践团队走进手工艺活态馆,在亲手绘制油纸伞的过程中体验非遗文化之美。师生跟随非遗传承人的讲授,将内心的意境细细勾勒,化作一幅幅异彩纷呈的画作,铺陈于油纸伞之上,沉浸式感受文人的雅致与浪漫,领略亘古留香的宋韵风雅。馆内的一句标语令人印象深刻:“非遗是一种生活方式。”曾经鲜活的当下透过时间的滤镜美学化了,虽不再日常,但我们仍受滋养。正是这种感受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意义,坚定了为非遗文化的活化焕新贡献青年力量的决心。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京杭大运河沿岸。两千年舳舻千里,两千年帆席纵横,兴衰盛败,长河不朽。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运河。水脉通南北,史脉连古今。京杭大运河不仅沟通了古代南北地区的经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还连接着昔日的繁华与今朝的蓬勃,映照着民族的沧桑与辉煌。



午后,实践团队前往河坊街,体验市井生活的繁华。河坊街作为清河坊的一部分,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古香古色的街道,见证了杭州的繁华与变迁。“一座清河坊,半部杭州史”。南宋时期,清河坊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如今,河坊街依然烟火升腾,特色小吃、古玩字画等百余家特色店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漫步其中,空气中的淡淡茶香与街头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承南宋古韵,揽市井风情,可谓生活美学的生动写照。


6604bb1b08725b9450beff6f638f31f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杭州博物馆,继续探寻历史文化之美。杭州博物馆是反映杭州历史变迁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该馆通过通史陈列馆、邮票陈列、书画陈列、文房雅玩陈列等多个展览,打开厚土之下被掩藏的记忆,系统地展示了杭州的历史发展、文脉传承和人文精神,让师生在各类文物中,更为具象化地看见杭州的昨天。纵观杭州的发展变迁史,一个个遗址、一件件器物、一段段文字,讲述着何为杭州,诠释着何以中国。漫步于历史的长河,师生追忆过去,继往开来。

从杭州博物馆到浙江博物馆,历史的尘土愈发厚重,历史的回响愈发深沉。一万年上山,稻作起源;五千年良渚,文明璀璨;两千年古越,精耕勤战;一千年两宋,东南乐土;一百年红船,辟地开天。作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通过打造多个通史陈列馆,将以上种种悉数展现。其中,“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就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中。《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ffccf7407d79c733188f002a26e6191


第六天,实践团队前往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该馆以南宋官窑遗址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静穆优雅、类如美玉”,官窑青瓷以其端庄大方的造型、精美内蕴的釉色、匠心独运的开片和细致纯熟的工艺,树立起一座青瓷丰碑,引领了整个时代的美学潮流。跟随讲解员的介绍,师生与一件件青瓷器物对话,切身感受青瓷之乡的青风雅韵。


 

—— 学 生 感 想 ——

黄琳睿:山与水,人与物,灵动与沉静,尽显杭城之美。千岛湖、富春江、西湖,颇具自然韵味,各色山水在给予人们丰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富阳东梓关村,人们的居所以浙派建筑风格为主,白墙黑瓦,水墨江南,其中不乏古人真切的生活体验与设计的智慧,更惊叹这些较为完整地留存下来的院落低调内敛,一潭活水,一方花草,便能丰富人居环境的层次;沿富春江走,立于临江小径眺望,远山缥缈,近处沙洲绿植葱郁;拾级而上,还有凉亭供人们休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与地域文化交融,著名的公望美术馆凝聚了富春江山水之精华,以宏大建筑再现《富春山居图》的意蕴。山水有意,文物古迹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变迁与浙江地域历史的记忆。从良渚文明、官窑文化到西湖美景、古寺园林,古今之美,则在新意与包容、变与不变之间,一边回望历史文明,一边赋予其活力与发展动力:不论是在径山体验点茶,了解宋代茶文化,还是在非遗传承展览馆内亲手制作油纸伞,文化传承、历史体验与实践关系密切,促使美的感知力与审美意识不断提升。杭城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何其有幸探索它的独特魅力!


何禾祺:此次杭州之行,是一场难忘的美学之旅。我们在千岛湖乘船和登高,见远山逶迤、云朵含黛、岛屿散落、湖面宽阔;我们在东梓关村散步,村旁的富春江静静流淌,清澈江水和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一起诉说着过往,新建的新徽派民居令人眼前一亮;我们在良渚博物馆赏珍奇文物,玉琮微雕工艺令人叫绝;我们在国家版本馆看珍贵印本,馆内的青瓷屏扇宋韵悠长;我们在径山点茶、品茶,龙井茶香四溢;我们在京杭大运河边做油纸伞,大家各展身手创意十足;我们在西湖边游览,“欲把西湖比西子”;我们在南宋官窑博物馆赏青瓷,花口瓶、折肩瓶都别有趣味......山水杭城,留下我们寻美的足迹,今后的日子里,仍带着一颗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的心,去发现和开拓更多美的天地。


黄沐晨:江山风月,最忆杭州。在浙江的几天,我们泛舟于波光粼粼的千岛湖,穿梭在宁静清幽的林间竹径,漫步于如诗如画的西湖畔。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杭州国家版本馆,其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兼具馆景互融的江南韵味与宋朝文化的掩映之美。馆内不仅藏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期刊,也有邮票、货币、地契、证书等等,记载着时代的进程和文明的变迁,也是无数宝贵回忆的载体,给予我们无限的美学遐想。


黄睿涵:本次实践研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从小听着这样的诗词,我对杭州充满了深深的期待。海瑞祠、千岛湖、飞来峰与西湖风光秀丽,而杭州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也让我大开眼界,杭州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雕琢,是传统与现代美学的融合。我们体验美、期待美,又希望能在生活中创造美,这次实践正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本次美学实践正是威斯尼斯人wns579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生动体现,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升华学生内心境界、激发学生无穷创造力的重要举措。

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

Baidu
sogou